內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項目作為國家能源替代的戰略項目,一期16萬噸/年工業化示范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嚴格落實國家的低碳、節能、減排的政策方針。公司在工藝流程設計、運行操作及后期技術改造等過程中均采用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先進技術理念,持續降低裝置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局面。
一、節能降耗的工藝選擇
項目在設計階段嚴格遵循“能量循環使用”的設計準則及“近零排放”的設計理念,以實現裝置能量的轉換及綜合利用,減少碳排放量。
在工藝選擇上,公司采用先進煤氣化工藝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F-T合成工藝。項目采用余熱發電技術,利用合成裝置產出的剩余蒸汽發電,作為生產裝置備用電源。裝置采用先進的換熱技術和空氣冷卻技術,減少裝置能量損失和水分蒸發消耗。所有污水全部通過廠內中水回用系統,返回裝置循環利用。由于采用了變頻節能技術,大大降低了大功率電氣設備的能耗。公司嚴格控制氣液固排放,采用先進的氣體凈化技術,使所有污染物達標排放。
二、裝置運行中的節能降耗措施
在裝置運行中采取的節能降耗措施有:一是優化裝置開停工方案,嚴格控制開、停裝置的時間,減少各類原料及能量在開停車中的消耗;二是優化廠控工藝指標,實施過程控制;三是開展裝置優化控制,摸索最佳配料比;四是穩定裝置操作,建立嚴格的工藝參數控制制度,提高能量轉換及產品質量、數量;五是提高裝置及設備保溫、保冷效率,根據環境變化,調整保溫、保冷設備運行,有效降低物料散熱損失;六是開展技術革新,對裝置進行必要的低碳節能減排技術改造;七是建立節能減排考核制度,讓節能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三、節能降耗的技術創新
(一)對裝置系統能量進行平衡,對廢鍋蒸汽進行回收
在工藝流程設計中,為了回收變換反應熱,特設置了廢熱鍋爐生產0.5MPa蒸汽供全廠生產用。但隨著技改后裝置負荷的不斷提高,0.5MPa蒸汽出現了富余放空的現象。公司現將0.5MPa蒸汽熱量及凝液回收作為節能降耗的重點技改項目,通過技改回收0.5MPa蒸汽熱能和冷凝液,實現裝置的節能、節水。
(二)確立了外排污水凈化回用技改項目
公司本著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的宗旨,2012年新增了回用水處理技改項目?;赜盟b置將裝置外排污水處理成為回用水,滿足作為循環水裝置補水或化水站進水的水質要求。通過本項技改,裝置耗水量和排污量進一步減少,煤制油裝置噸油耗水降低到一個新的水平。
四、公司對節能減排的管理
嚴格執行國家和集團公司關于節能減排的制度和要求,按照每年鄂爾多斯市經委與公司簽定的《年度節能責任狀》,公司將年度節能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和車間,制定節能獎懲制度,由生產管理部每月對各生產車間的能效進行考評,各項節能降耗工作納入考核,作為年終評比先進車間重要指標之一。節能降耗責任制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節能降耗責任目標的落實,增強了全體員工做好節能降耗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節能減排遠景
伊泰煤制油二期商業化示范項目已報國家發改委,正在審批當中。公司充分利用煤制油項目由工業示范向商業化過渡運行的大好時機,統籌考慮工業化和商業化項目的節能減排任務,突出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從節能減排的角度深入挖掘工藝優化、技術革新、新設備研發等方面的潛力,形成適合煤制油工藝特點的成套節能減排技術;通過技術創新,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節能減排技術團隊,建立一個高水平煤制油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平臺,形成技術領先、布局合理、效益突出、安全環保的節約型、循環型煤制油產業發展戰略模式,為國家的節能減排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